腰間盤突出的針灸治療方法
發布時間:2022-08-2466718次播放
視頻內容:
腰間盤突出主要針灸治療可以通過局部取穴,比如取腰陽關、腎腧、三焦腧,這幾個部位是腰骶部重要的穴位,腰間盤突出針灸屬于常見治療方法,尤其是對腰骶部的穴位,能夠起到溫和性的刺激,配合在疼痛側腿部,選擇環跳、秩邊這些穴位治療,一次大約二十分鐘到三十分鐘,一般針灸三到五次,癥狀會得到明顯的改善,并且能夠減輕局部疼痛的現象,可以讓病情處在比較穩定的狀態。
腰間盤突出治療的方法比較多,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腰椎的CT檢查,同時也要加強對腰部的護理,生活中避免過于勞累,比如久坐久立,或者彎腰工作、干體力勞動。應該勞逸結合,適當增加運動,比如打球或者跑步,能夠把腰骶肌的力量加強,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是腰骶肌的力量太弱,支撐力量不夠引起的。
腰間盤突出治療的方法比較多,需要定期到醫院進行腰椎的CT檢查,同時也要加強對腰部的護理,生活中避免過于勞累,比如久坐久立,或者彎腰工作、干體力勞動。應該勞逸結合,適當增加運動,比如打球或者跑步,能夠把腰骶肌的力量加強,因為腰椎間盤突出是腰骶肌的力量太弱,支撐力量不夠引起的。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×用微信“掃一掃”圖中二維碼,
即可把視頻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
相關推薦
神闕穴

神闕穴的位置神闕穴的位置也就是在肚臍,處于肚臍中央。神闕穴如何取穴神闕穴取穴技巧是在肚臍正中取穴即可。神闕穴的功效神闕穴有很強的補益氣血的功能,可以用于急癥,脫癥,還可以治療很多腸腹疾病,如腹痛,腸鳴,泄瀉,腹中脹滿,以及潰瘍性結腸炎導致的長久的便膿血等。神闕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神闕穴可以艾灸,有艾炷灸,隔鹽灸,隔姜灸,溫針灸,也可以用貼敷的方法,通常情況下,神闕穴是不針而可灸的,如果消毒很完全,也可以用臍針的方法,一般用半寸的針,扎在臍腹的壁上。神闕穴可以用艾灸的方式。點燃艾條后在神闕穴附近進行回旋灸或者溫和灸,艾條距離皮膚距離大概5到10公分,時間以5到10分鐘為宜,灸到局部皮膚發紅,熱力滲透為度。也可以使用隔姜灸,切一片兩到三毫米后的生姜片,用針在生姜上穿一些孔,然后將生姜片放在臍窩上,再把制作好的艾絨放到姜片上,點燃艾絨進行艾灸。隔鹽灸,就是將常用的食鹽,填滿臍窩,再將艾柱放在臍窩上,點燃艾柱后進行施灸。神闕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如果使用的是艾條,建議每天灸10到15分鐘,一到兩天一次,也可以根據病人虛寒癥的程度設定頻次。如果用隔姜灸或隔鹽灸,通常只適用于虛寒癥,如果是脫癥,則可用艾灸作為救急。神闕穴的禁忌在沒有進行嚴格消毒的情況下,神闕穴是禁止針灸的,如果消毒嚴格,則可以用臍針的方法進行治療。另外,禁止孕婦和新生兒,在神闕穴進行針或灸。
天突穴

天突穴的位置天突穴位于我們人體的頸部當正中線上,在兩個鎖骨之間,在胸骨上窩的中央。天突穴如何取穴人去枕平臥位,摸到兩個鎖骨,在兩個鎖骨中央的正中線上,從喉結和人正中線直下,在胸骨上窩的位置,就是天突穴。天突穴的功效天突穴可以理氣,平喘,止咳。在我們感到咽喉不舒服,咽喉腫痛的時候,可以有一定的治療效果。還可以用于治療呃逆。天突穴最合適的理療方法天突穴可以按摩,可以艾灸和針刺。如果采用針刺的方法,要求是病人去枕平臥,針刺過皮膚之后,再把針倒過來,沿著胸骨柄的后方去進針。如果采用按摩的手法,可以采用指揉法,也可以采用點按的方式。如果采用艾灸的方法,主要是用于寒凝導致的咳嗽和喘。一般來說,艾條和皮膚的距離大概是5到10公分,灸治的時間為5到10分鐘,以皮膚發紅,熱力滲透為度。天突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如果采用針刺的方法,一般是一日一次,如果按摩的方式,每天可以進行數次,在癥狀發作的時候效果比較好。天突穴的禁忌因為天突穴的位置風險比較大,如果沒有經過特殊訓練,不建議進行針灸。如果要針灸,一定要找有經驗的醫生。另外,天突穴的按摩手法不要過重,過重可能會引起支氣管痙攣,會覺得胸悶。按摩天突穴的時候,一定要采用輕柔和緩的方式。

三陰交穴
三陰交穴的位置在內踝高點上三寸,脛骨后緣取穴。三陰交穴怎么取穴在內踝的高點,用患者的同身寸四指,就是它的三寸,它在脛骨的內側緣位置,就是三陰交穴。三陰交穴的功用它有很好的調理脾氣的作用,對于腹脹腹痛腹瀉胃疼便秘,這類的消化道的疾病,它有很好的調整作用,它可以理血,它可以治療各種的血癥,各種的婦科的疾病,像月經不調、痛經,帶下這樣的疾病,不孕、不育,三陰交都有很好的治療功用,再有,三陰交也可以用于男科病的治療,用于遺精陽痿早泄,用于尿頻尿急,尿不盡,以及排尿困難,可以用于局部疼痛,下肢痿痹,像中風病的,下肢的不能夠靈活的運動。三陰交穴最適合的理療方法通常來說,我們會用一寸半的針,在與皮膚呈90度角垂直進針,在這個部位提插捻轉得氣,或者是讓感覺沿脛骨的內側向小腿進行放散,可以采用艾條灸,可以用溫針灸,也可以使用艾條回旋灸的方法,以局部皮膚紅潤,熱力滲透為度,持艾條的時候,艾柱到皮膚之間大概5-10公分,每次灸治的時間,是10-15分鐘,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,我們用刮痧的圓角面,采用直刮的方式去治療,輕度的,以皮膚微微發紅就可以了,可以采用按法以及揉法。三陰交穴理療的頻率及最佳時間根據病癥的不同,我們來設置三陰交穴的使用頻率,像痛經這種有周期性的疼痛的疾病,我們一般在月經來潮之前一周到十天,開始治療,可以有效的緩解病癥的出現,再有脾虛、便秘、腹脹的疾病,根據程度去使用,如果程度重,我們每日治療一次,如果疼痛輕的,我們可以一周治療1-2次。三陰交穴的禁忌三陰交,它可以有效地促進子宮的收縮,因此孕婦以及有流產史的孕婦,是禁用這個腧穴的。
艾灸治療的注意事項

我們中醫的艾灸也是一個中醫里面非常常用的方法,也非常簡便,效驗,非常容易操作,也很方便,又很廉價,又很實效。它就是利用艾灸、艾條、艾絨的這種燃燒,燃燒的時候產生的熱力,通過熱力、溫灼穴位和人體的局部組織和穴位,然后達到一種溫通經絡、溫陽散寒、溫氣養神的功效。因為灸總體來說就是一種溫陽的藥,燃燒所有的火,能夠補益人體的火,因為人體內,氣血運行需要一種能量,需要一種火力的推動。所以陽火的推動形成全身的氣化,艾灸就能夠補益這種氣,正是因為補陽的功能,所以在灸完之后特別注意,不要用冷水去沖洗它,盡量要保持局部的溫暖,一灸之后這個區域的上下內外都有一種溫通感,溫暖感,而且這種溫暖感會穿透,所以不要用涼水,涼水一涼它又收縮了,又停滯住了,反而就更糟,所以我們不要用涼水。第二灸為陽熱之物,灸完之后陽內的火在體內運行,可以適當地喝點溫的茶或者暖暖的豆漿這一類,補充一些陰液水,陰陽平衡,如果感覺到口干舌燥,艾灸的量就要控制一下,灸太多,火熱能夠容易灼傷陰液容易陰虛,所以陰虛的人也要注意。如果灸的人感覺到煙頭干燥,甚至有上火表現,艾灸要暫停。服用一些豆漿、果汁或者清涼的飲品或者食物,但是不要太寒涼,使身體達到一種陰陽平衡。
什么是內關穴
內關穴位于手厥陰經的循行線上,是八脈交會穴之一,對胸脅胃脘的脹滿疼痛、冠心病心絞痛、噎膈癥、瘧疾等病療效甚為理想,絕大多數針一次即顯效。而對于有的人來說,通過按摩內關穴,對身體帶來的好處有很多,消除疲勞,幫助入眠、減輕暈車暈船癥狀、寧心安神等等。
臟腑點穴是什么
臟腑點穴屬于中醫療法,也就是施治者通過雙手或“指功”作用于患者的經絡穴位來實施治療的,重點部位在腹部,也可以用于治療身體四肢,腰背疼痛一系列的疾病,達到恢復身體臟腑的功能。運用臟腑點穴對于患者來說既不用針又不用藥,效果很好,自然很受歡迎。
中指有什么穴位
中指主要有兩個穴位,第1個穴位就是中沖穴,第2個穴位就是肺心穴。這兩個穴位也會有不同的癥狀,當出現比較疼痛的情況,那么就表明這兩個穴位方面所對應的身體也會出現一定的疾病,第1個穴位它能夠治療中暑和消化不良等的情況,肺心穴治療神經性引發的疼痛。
鼻子兩側是什么穴位
我們身體有各種各樣的穴位,不同的穴位也有著它的名稱,像鼻子兩邊就有迎香穴,上迎穴,鼻子周圍還有印堂穴,經常按揉能夠達到輔助治療疾病作用,可以根據自身需求來按揉穴位來治療。
常按涌泉穴有什么好處
涌泉穴是人體中一個很重要的穴位,它位于人的腳底,具體位置大約是在當你彎曲自己的腳趾的時候,要用力,在腳底的最前邊出現的那個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,黃帝內經說過,腎經就是從腳底的這個涌泉穴來的,從腳底擴散到全身的每個角落。

寶寶腹瀉推拿
嬰幼兒腹瀉是以腹瀉為主要癥狀的一種常見病。四季皆可發生,以夏、秋兩季為多發季節。中醫辨證嬰幼兒腹瀉分為寒濕瀉、濕熱瀉、傷食瀉、脾虛瀉。寒濕瀉推拿治療以溫中散寒、化濕止瀉為主;濕熱瀉以清熱利濕、調中止瀉為主;脾虛瀉以健脾益氣、溫陽止瀉為主;傷食瀉治以消食導滯、和中助運為主。同時,因嬰兒皮膚嬌嫩,推拿手法不宜過重。一般推拿數次后效果顯著,若效果不佳,應及時到??漆t院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,避免患兒出現嚴重的并發癥。
印堂穴有什么作用與好處
關元穴是什么

肩井穴的作用與好處
肩井穴可以緩解頸肩部疼痛麻木、治療乳腺增生。肩井穴在肩部局部,位于后椎脖子低頭的最高點,大椎穴和肩峰端連線的中點。大體是從乳頭直上和脖子后面這兩條線的交界位置。肩井穴的作用和好處主要分為兩大類:第一大方面是局部作用,它可以用于緩解頸肩部局部的疼痛麻木,比如常見的頸椎病、落枕、后背部的疼痛以及肩膀的疼痛和肩膀的屈伸不利等。第二大方面,從氣血的滲透和聯系的角度來講,肩井穴和胸部尤其是與乳房關系特別密切。所以臨床也可以用肩井穴調理治療像乳腺增生而出現的疼痛,以及化膿性的乳腺炎,局部的紅腫疼痛等等。肩井穴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是用于產后乳汁的缺少,在產后女性如果乳汁缺少,按揉或者針刺肩井穴,能夠有效的促進乳汁的分泌。肩井穴位還對女性的豐胸有一定的調理作用。

什么是百會穴
百會穴是督脈上的穴位,是足三陽經、足厥陰經交匯的位置,所以叫陽脈之海。百的意思是指脈特別的多,會是匯聚的意思。所有的經脈以及陽氣匯聚在頭頂的位置,所以它的作用十分重要。百會穴在頭頂部,前發際上緣上五寸,或從后發際往上七寸。如果五寸不好找,還有一個較簡單的取穴方法,在頭部前正中線上,同時兩耳間畫一條十字線,十字線中間交點就是百會穴。在日常治療以及保健中,百會穴屬于首選的必要穴位。百會穴的作用非常廣泛,可以治療頭部疾病,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心悸以及一些情智類疾病,比如焦慮、煩躁、失眠一系列的疾病,同時配合灸法可以治療中氣下陷引起的疾病。中醫講,人身體所有的臟器在正常的位置由陽氣進行托舉,如果身體陽氣不足,臟器會出現下垂。比如常見的胃下垂、子宮下垂以及脫肛,這一系列疾病屬于陽氣不足。

頭維穴的作用與好處
醒神、養腦、健智、益腦,預防老性癡呆,治療偏頭痛。頭維穴在額角發際上零點五寸的位置。拇指指間關節的距離是一寸,零點五寸等于指間關節距離的一半。頭維穴是足陽明胃經與足少陽膽經、陽維脈之交會穴??梢院芎玫馗纳祁^部供血,起到醒神、養腦、健智、益腦的作用。經常的點壓、按,梳理頭維穴,可以改善腦部供血。尤其是老年人,經常晨起頭昏腦脹,不愿意起床,或經常忘事,出現早老性癡呆的癥狀,平時可以在頭維穴進行一些操作,預防這一系列病癥的出現,以及延緩病情的發展。因為頭維穴位于側頭部,所以頭維穴可以治療偏頭痛,尤其是由于過度緊張、疲勞或長時間失眠造成的局部偏頭側疼痛,采用按揉、點壓或針刺的方法,效果更好。
為你推薦
專家視頻
短視頻
熱門問題
專家答疑
生活問答
- 1 怎么對經絡進行保健?
- 2 什么是經絡保養
- 3 經絡減肥有效嗎
- 4 按摩經絡打嗝怎么引起的
- 5 揉經絡要注意什么?
- 6 經絡不通的癥狀有哪些
- 7 十二經絡走向有哪些?
- 8 跳神可以刺激經絡嗎?